欢迎访问乐酷家

最重要的是观看自己 混乱、喧闹无处不在

新闻动态 2024-09-104359user15688


  迈克尔·肯纳喜欢一棵树。
  那棵树在日本北海道屈斜路湖边,它姿态优雅,随风倾斜。几乎每年,肯纳都会到北海道去探访这位“老朋友”,给它拍照。有的时候,这棵树还挂着叶子,一湖莹莹的水映照着它。有时候,雪覆满了树枝,远远近近都是白茫茫一片。
  肯纳永远从同一个角度给它拍照,他觉得,自己与这棵树是能够对话的。
  2010年,这棵树被砍掉了,肯纳再没有踏足当地。
  当我们看肯纳拍摄的这棵树的照片,或者拍摄的其他风光景色:五十个篱笆,一群飞鸟,一尊佛像,一座山的侧面……我们都能从这些别有趣味的景致中看到相似的东西:一种对宁静致远的追求,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的意味。
  这个偏爱黑白方幅摄影的摄影师1953年出生于英国的兰开夏郡,在他小的时候,他梦想成为一名牧师,这也许能解释他作品中带有的宗教意味,以及他对神秘感的偏好。2月26日,他来到北京的泰吉轩画廊,他讲起童年的故事,说自己是在青春期时,突然意识到了女性的存在,也就因此放弃了宗教。
  1972年,肯纳到了牛津郡的班伯里艺术学校就读,他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对摄影的偏好和天赋,次年,他去到了伦敦印刷学院学习摄影。然而他摄影生涯最大的影响可能发生在他去到美国之后,他在伦敦时就对传统的暗房工艺充满兴趣,到了美国之后,他得到了为著名摄影师露丝·伯恩哈德做暗房助手的机会,他在露丝的工作室一干就是七年,学到一手精湛的暗房技巧。
  到如今,肯纳背着他惯用的老式哈苏相机行走于世界各地,他的照片里没有人物,只有景致,既有东方山水,也有西方城市,甚至还有工业锅炉,他的拍摄并不能称之为“忠实的纪录”,他偏好慢快门拍摄,擅长对光线进行控制,虽然是黑白作品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影调和细腻的层次,他用摄影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,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:“我拍摄的是这个真实世界的小片段、小侧面。”
  肯纳认为自己的作品就好比日本的“俳句”,取其简约而精确之美,这恰切极了。
   BQ =《北京青年》周刊MK =迈克尔·肯纳
  BQ:为什么你偏爱拍摄风光,作品中鲜少有人的踪迹?
  MK:我出生在一个很穷困的家庭,我有四个兄弟,一个姐姐,我们一天到晚打打闹闹,很难有空闲。我人生的前十年都在这种紧张中度过,到了寄宿学校我终于有机会逃脱了,在教会学校,我可以唱诗,或者冥想,这让我慢慢了解我自己,知道这种孤立的状态对我是非常有帮助的。所以,我的作品里没有人,我希望把人的角色留给观众,我的照片篇幅不大,我希望观众在走近我的作品时,能身临其境地进去这个环境。
  BQ:我注意到,你拍摄的无论是寂静的黄山,还是嘈杂的纽约第五大道,都传递出一种寂静的感觉,你是怎么在面对纷繁的事物时保持这种平静的呢?
  MK:我出生在一个工业背景下,那些场景通常都是噪音很大,色彩也很丰富,但是我有一种不舒适的感觉。我想把自己孤立出来,我曾经拍过一张码头的照片,那是在英格兰北部拍摄的,当时在一场足球赛开赛之前,大家也知道,英国有非常多的足球流氓,他们喝酒,吵吵闹闹。但是我当时拍摄码头,用长时间曝光,用云和水流的动态,在照片上呈现一种模糊、静态的景观。我用这种方式,把自己从喧闹的环境中孤立出来,也可以让观看者走出喧闹的环境,进入安静的片刻中。现在混乱、喧闹无处不在,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观看自己,找到内心的平静。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展示,不拥有所有权,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、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/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,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Copyright © 2099 乐酷家 |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苏B2-20221286

苏ICP备2022030477号-14 |——:合作/投稿联系微信:nvshen2168

|—— TXT地图 | 网站地图 |